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清隐龙> 1475 遥远的漠北部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75 遥远的漠北部落(2 / 4)

时候石勒喀河畔的部落甚至用三头牛的代价都买不来一口铁锅。

直到满清和蒙古达成盟约组成了共同的满蒙八旗制度,从那以后草原上的牧民生活才渐渐的好了起来,清朝不限制商队入草原,就这一点就已经让草原和中原数千年的矛盾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虽然也有部分蒙古王公叛乱,但是每一次叛乱他们都得不到绝大多数的蒙古人的支持,永远都是一部叛乱,然后清朝皇帝就能纠结剩下所有蒙古部落来一同征讨。

军事手段没有征服的土地,却被经济手段所轻松的拿下,一年年输送到蒙古大草原上的盐巴、布匹、丝绸、铁器还有茶叶……等等中原的物产,却轻而易举的俘虏了蒙古人的心。

牧民忠诚于车臣汗,而车臣汗忠诚***皇帝,这样的模式一旦运行两百年,就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惯性,让牧民对北京政权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向心力。

一直到中俄北京条约之后,黑龙江的支流石勒喀河被割让给沙俄之后,这些被遗弃在北蒙古草原的牧民们,依然坚定不移的向车臣汗进贡纳税,依然每年都在欢迎远方而来的汉人商队。

条约已经签订了九年,可是部落首领和每一个牧民家的小孩,都坚定的认为自己是清国人,是清国治理下车臣汗的子民,这是永远都不会变的。

直到在1869年春天,石勒喀河两岸的牧民部落遇到了强大无比的不速之客,从西方地平线上,一条黑线踩着闷雷一样的声音向他们疾驰而来。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战争了,年轻的牧民有些手足无措,只有最年长的牧民才意识到了什么他们冲出帐篷大喊大叫“敌人!那是数万骑兵在冲锋!上马准备战斗吧!那绝对不是客人……”

部落供奉的念经喇嘛全都走了出来,他们盘膝坐在积雪上转动转经轮为部落祈福,他们希望神佛的护佑能让部落躲过这次的劫难。

大人吼叫,孩子号哭,女人躲藏在家中瑟瑟发抖,三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