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清隐龙> 1982 礼节之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982 礼节之争(2 / 4)

只有自身硬,只有让对手不敢轻视,将来谈判桌上才好做文章啊!

载淳正努力的摆着帝王的风范,现在看还能撑得住,但是后面四名太监还有几位侍卫已经有点控制不住情感了,眼眶一红甚至有泪水夺眶而出。

这里面只有二毛还能撑得住,他是在紫禁城中混出来的,二毛太明白这里的门道了。

自从辛酉政变之后,英法美俄等国公使一直都想进入紫禁城觐见太后和小皇帝,但是就是在这个礼节上没法达成一致。

借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威风,现在洋鬼子狂妄的很,他们别说双膝跪拜了,就连单膝跪拜也不肯,非说要用鞠躬礼代替。

大清国一看这可不行,你们这么玩我们还怎么宣传我大清万国一统的地位啊?我还怎么给老百姓宣传世界中心的观念啊?

结果就是,紫禁城以小皇帝没有亲政和寡妇不得抛头露面为借口,死活不见洋鬼子公使,有什么事就让总理衙门的恭亲王来回跑腿传话去。

双方就因为这个礼节问题僵在了一起,不过紫禁城也有担心的一面,他们知道载淳亲政那一天,就是满清必须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最后通牒。

载淳一旦亲政就没有不见外国公使的道理,至少在亲政大典上你得见英法俄美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的公使吧?这是避不开的问题,暂时装鸵鸟完全解决不了根本。

肖乐天早就听二毛说过了,他也回忆起了前世的一些零星记忆,好像在前世那个黑暗的晚清历史上,大清国和欧洲使节争论的跪拜礼问题,就是在同治帝亲政大典上画的句号。

当时欧洲各国公使进入紫禁城,全部以鞠躬礼完成整场大典,清国和欧洲持续交锋了数十年的跪拜礼之战,以大清国的完败而告终。

这是真实的历史,肖乐天记得很清楚。

二毛曾经听干爹自言自语过,说是要帮载淳争回这个场子,没想到今天真的办成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