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清隐龙> 3335 败的一点都不冤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335 败的一点都不冤枉(2 / 4)

的变化,甚至当时的人们认为哥达城的农夫都比柏林的贵族更加彬彬有礼,更加识文断字。

埃纳斯特公爵的成功经验开始在普鲁士各地推广,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执政时期,普鲁士修建了1800多所学校。

但是就算这样,普鲁士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强制义务教育!

“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发生改变了吗?”肖乐天看着自己的手下轻声问道。

“真正的改变其实是七十多年前,根源还是在战神拿破仑身上……”

1806年耶拿战役中,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带领的军队,不敌拿破仑率领的法军,惨败收场。

随后于1807年签订的《提尔西特条约》,普鲁士损失了近半领土,原先统治的1000万人,最后只剩下500万人居住在普鲁士新的国界内。

因为割让出去的省份都是肥沃之地,普鲁士税收急剧下降。1亿巨额赔款以及缩减到4万的军队规模使沦为拿破仑帝国附庸的普鲁士,政治组织完全陷于崩溃。

痛定思痛,普鲁士如何崛起,如何复仇?最后他们选择的道路是……教育!

德国国家主义之父,哲学家费希特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无数次演讲拯救了普鲁士!

这个国家必须用它精神上的力量来弥补它物质上的损失。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我还从未听说过一个国家是因为办教育而办穷了的,办亡国了的。

教育不仅不会使国家贫穷,恰恰相反,教育是摆脱贫困的最好手段!

普鲁士要想取得军事和政治组织结构上的世界领先地位,就必须首先要在教育与科学的世界中取得领先地位。

1809年,普鲁士正式开始进行全国的教育改革,仅仅用了三十年,普鲁士的儿童入学率就已经高达82%

“从180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你们知道这六十年是什么概念吗?那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