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财经事务的基本底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财经事务的基本底色(1 / 8)

李宾言看着懊恼无比的徐承宗只感觉有趣的很。

魏国公徐承宗与两浙盐商商总费亦,是大明财经事务的一个缩影,同样,也是大明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特质之一。

洪熙元年,也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登基的那一年,御史庞尚鹏上奏,请求革罢粮长, 以里长收粮,十年一审。

自洪武年间确定的官收官解正赋纳解制度,再次转变成了民收官解。

李宾言亲眼看到过大明的基层制度的败坏。

第一次基层制度的败坏,是卫所制的全面败坏;第二次的基层制度败坏,则是粮长制败坏,大明朝廷从洪武年间起,彻底失去了对基层的管理和控制。

权力出现真空,一定会有人填补。

粮长革罢之后,一百一十户挑选十户富裕之家为里长轮换,基层的权力被牢牢的把控在地方缙绅手中。

大明基层制度的崩溃,地方缙绅把控权力,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大明的小农经济似乎走入了循环之中,自耕农越来越少,佃户越来越多,百姓愈加辛苦耕种, 却收获寥寥, 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骤逢灾年, 便是卖儿卖女。

而得势之家的佃户丛仆、远亲旧朋,富者愈富, 田亩连绵万顷, 丝竹盈耳,往来皆为势家, 而这一个个势家,成为了一个个的节点,人脉就像是蛛网上的蛛丝一样,将大明编制成了一张巨大的蛛网。

这些先富起来的大明“势家”以及仆从,掌控着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权力,即占据分配地位的资产阶级。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占得先机、拔得头筹、先富起来、占据分配地位的资产阶级,就有了如虎添翼的机会。

这就是大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蜕变的特质之一:首先致富者,总是伴随着权力的力量。

这是大明财经事务的基本底色,也是大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蜕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