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信息全知者> 第六十六章 最好免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章 最好免费(2 / 6)

古学界掀起轩然大波,因为出土的文物太多,且还有很多被掩埋在更深的泥沙下,所以全国各地的相关考古队,都开始朝新郑汇聚。

纪录片频道的拍摄团队,也立刻前往新郑,打算全程记录挖掘历程。

考古学家们猜测,这就是颛顼时期的祝融之墟。

因为洪水的原因,这座冶炼之城被毁灭、遗弃,所以青铜技术出现了大倒退!

文化也因此变化,出现了分叉。

一部分文化内核过渡到了后来的唐虞时期文化,另一部分文化内核,比如青铜神树,则在蜀地发扬光大,走向了另外一条风格诡谲的路。

中原与蜀地的文化就此越来越迥异,直到秦朝才统一。

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说。

严格来说,它只能被称作‘草沟村文化’,从类型上,属于龙山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早期阶段。

也无任何证据指明,这与颛顼有关,与所谓的祝融之墟有关。

不过,【发现祝融之墟,上古的军械重镇】、【上古的水淹全城,祝融与共工大战】这样的帖子,还是开始出现在考古爱好者们的论坛里。

许多历史专业的学生,都开始对此展开讨论。

认为这就是‘共工大战祝融’的发生地。

祝融之墟,被洪水淹了?还发生了两次?第二次时间刚好是大禹治水的时间段,所以应该只是自然灾害。

但第一次呢?有没有可能是人为决堤?

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就有完善的水库设施,颛顼时期的水利工程应该也很发达,该遗址的地理位置很低,水淹全城也不是难事。

“共工氏决堤,淹没了祝融国,使其化为祝融之墟,这或许就是共工大战祝融的原型。”

“严格来说,那是神话传说,历史文献记载,只有颛顼与共工氏争帝,共工引水淹民。”

“这么说颛顼就是祝融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