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1635汉风再起> 第二二四章 攻南京(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二四章 攻南京(五)(1 / 7)

1650年10月1日,南京。

南京城墙始建于元朝至正廿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历时达28年,动用全国1部、3卫、5省、37府、162州县,共28万民工,约3.5亿块城砖,终完成四重城垣的格局(宫城、皇城、京城、外城)。

南京城墙的营造一改以往取方形或矩形的旧制,在六朝建康城和南唐金陵城的基础上,依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控江湖之势。南以外秦淮河为天然护城河、东有钟山为依、北有后湖为屏、西纳石城入内,形成独具防御特色的立体军事要塞。

其中内城城墙长达35公里,而外郭城墙更是超过60公里,南京城墙高坚甲于天下,是当今少有的大城、坚城。内城城门有十余座,均有相当规模的敌楼,并有数道木城门和千斤闸。依门而设的瓮城有内、外之分,瓮城的大小、形状也各不相同。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

面对这座巨大的城市,聚集于观音门的明齐联军万余官兵都有些手足无措。诚如顾三麻子所言,要攻占这座天下少有的雄城,非有十万人不可。

虽然通过俘虏的清军将领口中得知,在歼灭了勒克德浑所部清军后,南京城中的守军已不到七千人。但是,一万余联军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面前,就显得人数太少了,别说四下围攻,就是只攻北面的观音门这一段城墙,恐怕都不够这一万人填的。

受山川地理阻隔,在城外根本无法做到统一部署,互相协调。而城中的守军却可以凭借城墙的交通,可以做到迅速支援和彼此呼应。即使齐国众多战术参谋研究了许多成功的攻城范例,但在实际查看了南京城防后,也是满脸的无奈和气馁。

攻克这座雄城,不仅需要更多的兵马,而且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这两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