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第一臣> 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四章 俺老方,降了!(3 / 5)

来了!

这几年张希孟提倡的东西,结合这一次的岭南之行,已经彻彻底底形成了体系……一个足以抗衡并且取代儒家三纲五常的一整套体系。

或许还有些不足之处,需要补充完善。但是仅仅从立意上讲,这套东西压倒儒家主张,已经不成问题了。

看起来往后孔孟门徒不值钱了,读书人怕是要成张门子弟了。

李习感慨了一阵,却也没什么好说的,他可以对张希孟主张的任何东西提出反对,但是唯独一样,他不好反对。

这便是张希孟主张的兴学。

过去李习是儒士,但是他现在更多是一部尚书,管着上百名官吏。

一个衙门有多重要,多少权柄……这可不是看别人怎么说,那要看这個部有多大权力,掌握多少资源!

吏部为什么牛?

全天下的官吏,都要归吏部管,一个强势的吏部尚书,可以和宰相分庭抗礼。

当然了,在张希孟建议设立门下省之后,门下执掌下面的书吏,可谓是捏住了官僚体系的根基,别说吏部了,就算是中书省,也比稳稳压住门下……

这些事情李习暂时还顾不得,他真正在意的是兴学!

前面在白鹿洞书院,已经宣布要废除书院,废除私学,到了现在,更是有人人为士的提法。

想要成为士人,最起码要读书识字吧?

说人人为士,人人读书,这个目标有点大了,想要做到,非常困难……咱们能不能打个折扣?

比如让七成人读书,五成也行,要不降到三成!

反正不管多少,都是要比现在几倍,几十倍增加……一直礼部都是世人眼中的清水衙门,除了科举之外,都没有什么像样的权柄。

预算也是六部当中最少的,别看工部辛苦,但是那些大工,河道,城池……哪一项不是几十万贯,上百万贯!

也不是说他们贪墨国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