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皇长孙> 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5章:呼吸急促的朱元璋(2 / 6)

这幕后,不少勋贵都有参与,关系盘根错杂,五城兵马司那边往常要也不敢随便动。”

“锦衣卫这边来说,又是杀鸡用牛刀。”

“现在倒是好了,想必没人敢在这上面搭手,现在京师的街面上,怕是要比任何时候都干净。”

“这些个混江湖的,谈什么豪情仗义,说到底还不是在欺负老百姓,从百姓的身上榨取油水。”

“抓了挺好的,多少百姓想来因此欢欣鼓舞,恨不得点上几根炮庆祝。孙儿想着,既然人都抓了,不如就好好审审。”

“没什么事的,就放了,那些已经犯事的,该如何便如何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认同的点点头。

在底层长大的他,对于这些蝇营狗苟之事,最是清楚了解,什么绿林好汉,不过都是些欺世盗名之辈。

“好,既然开了这个头,那就把事情做下去。大孙说得很有道理,咱这里是京师,大明的国都,容不得这些苟且之事。”

朱元璋赞同的说道,对于大孙心中能够时刻装着百姓,比较欣慰。

这说明大孙执政后,定然是个明君。

且以大孙的性格,也不缺乏雷霆手段,这样的继承人,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对比历史各朝代的皇帝,向大孙这般出色的,真没几个。

从前看来,大孙流落在野,似乎很是缺失帝王之道的教育。

但是现在看来,流落民间也有流落民间的好处。

至少更加明白民间疾苦。

“爷爷,关于老兵退役的事情,现在兵部那边的章程可是出来了。”

朱英问道。

在此之前,朱英就提出过一个方案,对于县城的分权而治。

在大明如今,知县又被称为县太爷。

太爷这个称呼,在以宗族为单位的百姓里,是很高的尊称,同时也体现出知县在县内至高无上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