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重生1977年从知青开始> 第九百一十七章、乌拉圭之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一十七章、乌拉圭之行(2 / 13)

这一块,垦殖集团基本的发展思路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一切有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的品种,筛选之后,垦殖集团都会试着养一养,有发展前景的品种,总结养殖经验、研发苗种培育技术,等时机成熟,退出养殖环节,只专注于苗种培育与饲料生产环节。

简单来说,垦殖集团的业务范围会越做越小,目前这个那个杂七杂八的养殖场将来都会用「苗种」、「饲料」两个大类来概括,目前涉猎甚广,南易是打着技术积累并树立榜样,培养客户群体的想法。

国人做事喜欢一窝蜂的性格根深蒂固,看着什么好做,谁都想挤进去做,想拦都拦不住。

垦殖集团只要把牛蛙养殖做起来,市面上吃牛蛙的人一多,售价还可以的牛蛙立刻会进入很多人的眼帘,喜欢钻研的人自然会打听牛蛙怎么养、要投入多少等等问题,等打听清楚或自以为清楚之后,吃得消投资又动心的人,自然会挤进来分杯羹。

这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供小于求很快就会变成供大于求,牛蛙价格暴跌,收购价可能不及养殖成本的一半,一大批养殖户损失惨重。

当这种局面出现,垦殖集团就可以下场洗牌了,联合一帮优质养殖户,一起走品牌养殖之路,垦殖集团提供苗种、饲料,并输出养殖技术,养殖户负责养殖,垦殖集团负责开拓市场。

南易其实当初在起名的时候,就已经确立好了垦殖集团的发展方向,垦殖之意是把荒芜的土地变成良田,土地既是字面意思,又代表着市场,养殖做市场,种植开良田,避开敏感且利润微薄的「粮食」,在蔬菜领域无限深耕。

垦殖集团会是一家销售企业、蔬菜种植企业、养殖技术研发企业、苗种供应企业,

但绝对不可能成为一家养殖企业。

这其中始终贯穿着共富思想,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耕地稀少,哪怕种植价比黄金的作物,能创造的效益也非常有限,何况并不是农民想种什么就能种什么。

想通过种植惠及一批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