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是山大王> 131章两郡变法有六项 登门东方被催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1章两郡变法有六项 登门东方被催婚(1 / 5)

变法内容有六项。

一是教育变革,让所有适龄的儿童全部上学,不分男女;从新编纂教科书,课堂内容从以前的四书五经朝多元化发展,分别是文学,术数,格物和武术等科目,并且实行义务教育。

课堂分为小学和大学,小学是所有适龄儿童都可以上的,而大学却需要品学兼优的学生,千里挑一,但能读到大学结业的好处也是不少的,一是不用交学费,二是结业以后,通过考察可以到两郡内各个职能部门去上任。

二是土地变革。李三刀提议,两郡内所有的土地都归两郡内百姓共有,以前的封地之主或是地主之类的家户由地方官府给予其他方面的补偿,封地之主和地主必须服从,若有违抗者,严惩不贷。而空出来的土地分给广大劳苦农民,并且减少赋税,从交给地主的七成变成向官府纳粮三成,这样少了地主之流的剥削,百姓都可以吃饱,也会有余粮,两郡内的贸易也会被推动,税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襄阳郡下辖七城,耕地二百五十余顷,五万八千余户,二十八万多口;南郡下辖十七城,耕地六百七十余顷,十六万二千余户,七十四万七千多口。

两郡加在一起,耕地面积才和南郡差不多,而人口却要少上数十万,但李三刀相信,在格物堂的先进耕种设备和变法政策的刺激之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在富饶程度上,南阳郡拍马难及,甚至是京城也不例外。

三是户籍变革,当前的户籍管理方式是五户为伍,十户为什,十什为里,十里为亭,十亭为乡。李三刀觉得十分繁琐,索性砍掉了伍、什、里、亭,改为村、乡、县三个层级的管理,并且从新编制户籍,录入人口信息。

四是,鼓励工商和创新,现在的大威朝重儒轻商,所谓四民“士、农、工、商”,读书的、种地的、做工的、经商的,工人是倒数第二等人,商人是最后一等人,社会地位很低。

而李三刀就是要改变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