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七六零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八)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六零章 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八)(3 / 6)

业成功,可见也在不断进步。

今日这些流氓界的“百战之师”,要来对抗那些从大顺鼎定、稳定下来后,百年都没有啥大进步的旧打行,自然是信心满满。

而至于说这一次真正利益攸关的盐户们,很难说,他们这场斗争的主角。

实际上,不管是这些单独的、希望垦荒废盐的掩护;还是那些不希望垦荒废盐、或者说被刘钰坑了一把很可能一分钱补偿都拿不到的盐户。

他们的存在,和前朝江南很多奇幻的高觉悟的市民反抗故事里的“民”,是一样的。

而真正有力量的“奴变”,不是民,在读书人的记录中,是“匪”、“贼”。

这些支持垦荒的盐户,是非常容易组织起来,前往县城伸冤的。

因为,垦荒公司只需要做个绑定,即可把这些人都煽动起来。

废盐垦荒。

圈地种棉。

这是两件事。

废盐垦荒,是圈地种棉的基础。

但是,废盐垦荒,是否一定要圈地种棉?

盐户根本无法从正常渠道得知朝廷的政策。

所以,垦荒公司只需要将“废盐垦荒”与“圈地种棉”强行绑定在一起,这些盐户自然会群情激奋。

理论上,如果是朝廷出台了废盐垦荒的政策,那么这个大政策,是要管着小政策的。

这里面的所有权、使用权问题,朝廷模棱两可。解释权在刘钰手里。

如果只是废盐垦荒,那么,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我自己垦荒行不行”?

为什么我一定要把草荡卖给垦荒公司?去当垦荒公司的下辖佃农,或者也可以叫次级土地承包者。

显然,朝廷并没有说明白这个问题。

也没有明确表示,废盐垦荒令,意味着,草荡的所有权,由朝廷赠与了盐户。

实际上,朝廷这么模棱两可,或者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