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七八五章 工业革命(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八五章 工业革命(二)(2 / 5)

涨到了三四百斤。

就此时大顺的情况来看,小麦的普遍亩产,是低于黄豆的。

大量的空闲土地,被资本圈占之后,招募垦荒。外加刘钰在江苏省镇压起义,大量的起义军成员被用一种类似于契约奴的形式被发配到了东北,以及豆类作物的收割种植相对方便,使得专门面向江苏、南洋、日本的大豆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都是资本的需求,促进了豆类的种植。区别无非是原本是卖向欧洲和日本,现在主要是卖向江苏。

而豆类作物不能年年种植,需要改茬。大量的黄淮区移民,又促使高粱种植面积迅速上升,并且很快成为了东北地区的主食。

纬度更高的松辽分水岭以北,因为朝鲜人逃亡、日本稻种的缘故,主食是大米。

纬度更低的松辽分水岭以南,主食是高粱米。

这里面的缘故,就和原本的历史有些不同。

明中晚期开始,黄淮地区由朝廷推广种植高粱。

作用是为了治水,高粱秸秆用作一些小型河堤的骨架,也同时催生了黄淮地区的高粱酒发展。

大顺在黄淮地区实行了激烈的改革,以及海运的发展,营口地区辽河运输线的延伸,使得大量的黄淮区百姓进入东北。

由他们带来的高粱种植技术、高粱酿酒技术,迅速铺开。

并且很快,高粱成为了松辽分水岭以南地区的广泛主食,并且伴随着南部地区人口增长,一部分人被挤得继续向北翻越松辽分水岭,使得高粱种植不断北移到松花江流域,和由海参崴乌苏里江延伸的水稻种植业逐渐杂合。

有了上次淮河修筑工程的经验,朝廷对于东北地区的酿酒业,并没有进行遏制。

相反,酿酒业作为一个蓄水池,可以保证在必要的时候,花钱就能买到足够的粮食。

高粱米也是粮食,用来救灾,肯定比大米便宜。

原本大顺唯一能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