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七百零八章 恩典(第三更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零八章 恩典(第三更求月票)(2 / 6)

小主要生抗了。

可是庶妃们年轻体弱的,到时候为了省几斤木炭生病了,反而得不偿失。

马齐躬身道:“九爷心善,只是年岁小,思量得不够周全。”

康熙虽不满这一条,可是也没有想着叫九阿哥修改。

九阿哥这一年在内务府,虽闹腾了好几回,做了不少事,可是并没有修改过内务府原有的规矩。

这是第一次,也是立威的时候。

虽有不足,可是也不必全盘否定。

朝令夕改,会折损他这个内务府总管的威严。

只是有时候,好心未必就能办好事。

除了马齐,礼部满尚书佛伦跟汉尚书张英也在。

大臣病故,虽无辍朝之例,可阿兰泰毕竟是在任上薨的,且办事敬谨,今日特停办事一日。

康熙看着两位礼部尚书道:“着马武同内大臣一员、侍卫十员,往奠茶酒;赐鞍马四匹,银两千两;至发引时,直郡王胤褪、七贝勒胤祜,乾清宫侍卫十员、并五班侍卫往送”

一条一条,都是恩典。

尤其是马武同内大臣奠茶酒,这是代圣驾亲临。

最后,康熙道:“礼部拟谥号呈上来。”

两人躬身应了。

康熙也没有心思再说其他,摆摆手,叫人跪安了。

生老病死,都是不可阻挡之事。

康熙初年的大臣还罢,都年高体迈,到了终老之时;可像阿兰泰这样康熙十几年才提拔起来的臣子,也开始谢世。

康熙心中叹了口气。

好像时间过得越来越快。

还清楚记得过年的情形,结果这就又到年底。

他想到了宁寿宫的太后,今年已经五十九,又想起了公主别院的大长公主,已经六十八。

大长公主在宫里歇这几日,康熙曾打发太医去请了脉。

脉象并不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