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满级考古大师> 二百零六章 那个小盒子才是永远的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百零六章 那个小盒子才是永远的家(3 / 4)

落的墓,而非汉墓。

所以哪怕是吐谷浑部落的贵族,乃至王族,他们也没有像中原贵族那样的习惯,动辄就是往地下挖十几米深。

嗯,可能也有没那个技术有关系吧。

想要在地底十几米深的地方,开凿出一片一两百平方米的中空墓室,这可是个技术活。

怎么保证上面十几米厚的土层,能够不塌陷?

这是一个极其考验选址水平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看重“风水宝地”,一方面是真的有玄学的加成。

一方面也是要注意地形。

有的地形,你下挖十几米,绝对会塌方的。

但是有的地形因为中间有岩石层承重,却可以做到相安无事。

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随随便便往下挖个十几二十米,就能建个墓的。

像赵胡的南越国君墓,之所以能挖那么深,就是因为他的墓一半都是建在岩石层里。

是挖到了地下近二十米深的岩石层后,依靠着岩石层,往里凿出了个墓室,并且用了大量的石块。

据统计,整个南越国君墓,用了七百多块两米长的巨石来做墙壁、承重、顶盖,这才避免塌陷的危险,才能保存两千年还那么坚固。

即便如此,南越国墓的一半范围,也是直接用的岩石层当承重。

对华夏人来说,这就是以千年为单位积累下来的施工经验。

全世界,只有华夏古代贵族的墓穴,能够埋的这么深。

帝王级别的陵寝,都是在15-20米的土层,甚至有的时候会深入到20多米!

这,都是历代专门挖陵寝的人,一代代总结出来的经验!

就是,这些会建帝陵的人才,到现在基本已经绝迹了,技术也早就全失传了。

不过就算有技术,在现代也没啥用了。

现在都是火化。

不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