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是复刻,而是超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五章 不是复刻,而是超越!(2 / 9)

重新构造出维尼奇亚诺的数学公式。

这就是弦理论的雏形。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弦理论无疑是一个全新的理论,理论很快就被拓展出开弦”、“闭弦”和“超弦”,主要都是用来描述一类叫作“玻色子”的粒子。

后来到了80年代末,内沃和拉蒙一起做出了贡献,把弦论覆盖范围扩展到了费米子,也就是超弦理论。

这样的弦理论,已经可以解释包括引力在内的所有基本粒子,并成为物理的大统一理论。

再后来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爱德华-威腾,根据研究构造出了更进一步的m理论,实现了弦理论的第二次革命。

从弦理论的发展历史就能发现,从最初出现弦理论到理论的完善,发展速度是非常非常快的。

在最初的二十年、三十年时间里,很多的数学家、物理学家都参与到了弦理论的塑造工作,让理论得到一步步的快速完善,他们也有了一个个的成果。

最近的二十年,弦理论几乎没什么发展可言。

偶尔有一些小成果,也很难再引起多大的注意,即便被认为弦理论第一人的爱德华-威腾,在弦理论的完善方面,也同样没有太过突出的成果。

毫无疑问,弦理论的研究已经陷入了瓶颈。

湮灭理论则是最新的理论。

和弦理论相比,湮灭理论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通过理论的研究,对实验进行验证,甚至计算出粒子对撞的结果,就说明湮灭力很可能是存在的,湮灭理论也很可能是正确的。

去研究一项正确的理论,肯定会拥有巨大的潜力。

当然,相比弦理论来说,湮灭理论的问题也很明显,它不是大一统的理论,无法去解释复杂的粒子问题。

它出现的目的,只是引入一种叫做“湮灭力“的微观力,而理论的一些定义和解释,似乎和现有的微观物理体系毫无关联。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