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科幻灵异>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三百八十一章 学术不是政-治,一阶绿光,宇宙发展论:上个时代的遗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一章 学术不是政-治,一阶绿光,宇宙发展论:上个时代的遗留!(2 / 7)

绝大部分顶尖学者,看待学术问题的时候,都不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

如果很容易受到政治因素影响,他们也不可能成为顶尖学者。

在绝大部分顶尖学者看来,学术奖项的评选绝不能掺杂政—治因素,在此基础上,诺贝尔物理学奖理所当然颁发给王浩,其他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影响力、还是给理论、科技带来的作用,都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亚格兰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担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工作后,他知道奖项评选还是会受到政—治因素影响,具体有多大影响,还要看评选执行力的问题,另外还要考虑其他的因素。

他听到了很多有关诺贝尔物理学奖不能颁发给王浩的理由。

比如,王浩本人肯定不会来领奖,就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

还有,如果把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湮灭理论研究或是超导基础理论研究,王浩及其团队就不可能单单拿到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针对一个人或一个团队,可不止颁发一次,即便是同一领域的研究,只要成果影响力足够大,也可能会颁发两次甚至更多。

历史上早就有先例了。

截止到目前,共有五位科学家获得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

按时间先后顺序分别是居里夫人、莱纳斯—卡尔—鲍林、约翰—巴丁、弗雷德里克—桑格、卡尔—巴里—夏普莱斯。

其中阿迈瑞肯物理学奖约翰—巴丁,获得了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依靠的分别是对半导体、晶体管效应的研究以及低温超

导理论。

即便以现在的成果来说,王浩当然要远远强于约翰—巴丁,湮灭物理方向的探索,颁发十个诺贝尔物理学奖也不为过。

如果把诺贝尔奖物理学奖颁发超导基础理论或湮灭物理研究,今后几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难道全部颁发给王浩及其团队的学者?

到时候,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许可以改名为'王浩物理奖'。「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