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第591章 十万蒙古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1章 十万蒙古骑兵(1 / 5)

“因为士子营的士子皆不习水战,因此朕就没有想过往水师派勤王士子,而只是让郑卿你通过水师学堂自行培养水师的军官。”

“但是现在既然郑卿你提出来了,朕一定会郑重考虑。”

崇祯这话算是给足了郑芝龙面子,皇帝亲自出面解释,你还想要怎么样?

“圣上,臣惶恐。”郑芝龙慌忙作揖道,“臣其实并无什么恶意,只是觉得士子营的士子皆当世英才,所以忍不住想延揽一些来水师。”

“知道,朕知道。”崇祯颔首说,“等到此次北伐结束,朕一定会从士子营选拔一批士子去水师任职,怎么样?”

“如此,臣先谢过圣上。”

郑芝龙闻言大喜,总算如愿以偿。

崇祯趁热打铁道:“郑卿还有有贞,此时才刚过白水洋,离登州还远着呢,不如你们陪朕进舱喝几杯,如何?”

这是要化解郑芝龙与徐应伟之间的芥蒂。

其实之前在徐州、辽东的时候,崇祯也没少做这上事情。

崇祯是不屑于挑动部下内斗的,只有那些自身能力有着严重缺陷的上位者,才会蓄意挑起部下的内斗,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制衡之道。

比如说嘉靖皇帝,就深谙制衡之道的精髓。

只不过嘉靖挑动严党和清流斗,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以驾驭朝中的百官,而是因为他痴迷修仙问道,懒得处理朝政而已。

但是崇祯不会痴迷于修仙问道,所以不用刻意制造矛盾。

制衡之道固然可以让领导者省心省力,但也会形成内耗,极大的降低效率,所以崇祯宁可自己辛苦点。

皇帝亲自出面说和,面子不小。

郑芝龙和徐应伟便诚惶诚恐的跟着崇祯进了战船的官厅。

然后几罐明酒落肚,郑芝龙和徐应伟便已经芥蒂尽消,甚至开始称兄道弟,作陪的郑森顿时气个半死,够了啊,岔辈份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