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重生的我只想专心学习> 第389章 易阳成了文艺片的主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89章 易阳成了文艺片的主角?(2 / 7)

几天以后,东海市的春天算是正式到了,学海路的两旁栽的绿树中点缀朵朵白花,这城市春天气温宜人,刚刚开学,算起来这一学期便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生了,那种看什么都稀奇的表情便少了一些,大家都显得有些从容,从容地在校园里漫步,于是整个校园显得一派悠闲。

第三图书馆是最新的图书馆,建筑边缘是巨大的落地玻璃,有人因其独特的造型戏称为“水晶宫”,易阳拉开窗帘,刚好可以从这个角度欣赏到下方的景象。

下面是一条林荫小道,但是位置偏僻,少有人来,小道边上有两排木凳供人休息,一点点阳光从树荫的罅隙中投下,偶尔有不知名的小鸟飞过,成为点缀着季节清新的主色的一部分。

此时是下午,易阳坐在靠窗的位置,正在读一本马立诚的《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虽然说是理科出身,但是易阳其实自初中时起就很喜欢读历史,他的写作功底和思辨能力也是看了大量的历史著作培养起来的。

读历史有很多好处,其中有一点就是可以让人更加直观地看到熵增定律,熵增定律是人类不可多得的价值总结,它揭示了宇宙演化的终极规律,熵就是指一个系统混乱程度的指标数值,越无序,熵就越大,系统越有序,熵就越小。

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是封闭的,且无外力做功,它就会熵增,即,逐渐趋于混乱和无序,最终走向死亡,生意如此,公司如此,甚至大到国家也是如此,而看历史,能够让人更加清晰地看到熵增的过程,从而探索对抗熵增的办法,从而延长系统的寿命……

易阳突然发现,当一个人开始主导一个系统的时候,往往就会去尝试探寻哲学,历史上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在自己的领域有惊人的成就,比如王阳明、比如教员……一个哲学真正学得好的人,往往不是哲学专业的人,就像作家往往不是文学系毕业的。

思维发散得有些多,看得有些累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