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北魏末年> 第一百五十章 又起波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章 又起波澜(2 / 4)

人事调整,将各州原有刺史调回洛阳担任要职。

高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与这些州刺史并非领兵大将的缘故,能够轻易调动。

太昌四年(535年)六月。

在得到天子同意以后,高澄亲自送众将出洛阳,在一番不舍别离后,众人各领部曲及将士家眷出镇地方。

京畿军也终于称得上名正言顺。

所谓京畿,指都城及周边地区,过往虽然有个京畿军的名头,却总是窝在洛阳一地,更不如叫洛阳守军。

如今高澄完全控制了以洛阳为中心的东魏河南西部地区。

而这一系列人事调整,也有另外一层深意:逼迫东部暗藏异心的拥兵大将。

高澄希望能在东西魏全面大战之前,解决后顾之忧,从而完全掌控河南之地。

而被他瞄上的,正是兖州刺史樊子鹄。

樊子鹄祖籍荆州襄阳,先祖作为荆州蛮族首领,被迁居至代北。

与大部分拥兵刺史一般,曾在尔朱荣麾下效力。

孝明帝被胡太后毒杀,尔朱荣入洛期间,命樊子鹄领军攻占唐州,同一年,唐州改名晋州,樊子鹄因功升任晋州刺史。

不过随着高欢在平定河北起义过程中势力极具增长,引起尔朱荣的警惕。

尔朱荣决定让樊子鹄挪位子,将高欢安置在尔朱氏包围圈中的晋州。

樊子鹄之后虽然履立功勋,位居高位,但到底还是犯了与贺拔胜相同的错误。

尔朱荣死后,樊子鹄选择脱离尔朱氏,转而向元子攸表示忠心。

元子攸死后,樊子鹄虽然获得了尔朱氏的谅解,但也被剥夺了兵权。

站队,毫无疑问是一个大问题,高欢通过拥护尔朱兆,获得丰厚回报,而曾经位在高欢之上的贺拔胜、樊子鹄,却因支持元子攸,而失去了争雄的资格。

直至高欢在信都举兵,樊子鹄才重新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