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北魏末年> 第二百五十六章 区域划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六章 区域划分(1 / 4)

,重生北魏末年

高澄对于细分州郡的看法前后不一。

细分州郡,固然会加重财政负担,但对于当年的高氏来说,为了省官俸,造成地方不稳,得不偿失。

而通过高欢,尤其是高澄削弱士族豪强,颁布各项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措施,以及对地方尽心竭力的治理,高氏虽掌权才八年,统治已能称得上稳固。

如今再看州郡细分,就显得弊大于利。

不只是财政原因,州郡被细分,各州刺史所能调用的军队相对也会减少,外敌入侵,必须周边州郡救援。

大家同样是刺史,谁主谁次都不会服气,缺乏统一调度,难免各自为战。

因此,心腹之臣必然要身兼数州军事,以应对边境的军事威胁。

南荆州刺史张亮,在历史上就被高澄委以豫州刺史,都督二豫、扬、颍等八州军事之权。

而梁将夏侯夔也是出于同样原因,在淮南坐拥七州军事。

合并州郡很简单,一纸诏书即可,但被裁撤的官吏如何安置才是最大的问题。

隋文帝、隋炀帝前后二十年时间对行政区划做出调整,才成功由698郡缩减为190郡,裁撤官吏编制10万人以上。

但巧合的是,人员安置这一最大难题,对于高澄来说却并不存在。

由于高澄所创设的科举五科之中,有四门属于实务,高澄为求人才,允许吏员弃职再考,这些吏员精于实务,试图通过科举完成吏职向官职的阶级跳跃,因而出现大量编制空缺。

散宴后,高澄回到住所,并未急于休息,他将堪舆图铺在长案上,看着关东之地沉吟三思。

考虑许久后,高澄决定先从河南进行调整。

他坐镇洛阳八年,在河南可谓根深蒂固,河北、河东可以在北方安定以后重新规划,河南却能够先行试点。

这也是河南各州刺史几乎都是他的亲信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