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北魏末年> 第四百二十一章 广阳公府(300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二十一章 广阳公府(3000)(1 / 5)

不可否认,无论是原主,还是高澄,都生养了一群聪明儿子。

《北史》曾评价:‘文襄诸子,咸有风骨,虽然在文雅之道上,不如河间王刘德、东平王刘苍,但他们凭借武艺英姿,能够胜任抵御外敌入侵的重任。’

高澄诸子亦不差,哪怕是顽劣不堪的第五子高孝琮,只不过是疏于管教,厌学归厌学,倒也能称得上天资聪颖,否则哪来那么多鬼点子作弄宫人。

高孝瓘能得高澄暗中喜爱,姿质更不必说。

只不过到底才八岁,面对侃侃而谈,与他纵论古今的祖珽,终于为其才华、见识所折服,口称祖先生。

若非高澄定了亥时需得回宫的规矩,高孝瓘少不得要学他爹,与祖珽秉烛夜谈,同榻而眠。

过去也只有高孝章、高孝瑜、高孝琬三人刻意模彷其父,如今高孝瓘也加入了这场小高王模彷秀,执手将祖珽礼送出府,依依惜别。

祖珽回到府中的时候,早有一封调令在等着他,由吏部尚书崔暹所签,将其由礼部祠部郎中,平调至刑部,任都官郎中。

都官司掌俘隶簿录,负责发放衣粮医药,受理他们的诉讼。

手下有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令史九人,书令史十二人,掌固四人,与祠部等同。

虽然只是平调,但祖珽难掩心中激动,回到屋中放声大笑。

这封调令,表面上由吏部尚书崔暹所签,但实质是谁的授意,祖珽又怎么猜不出来。

自己刚去鲁王府拜门,就立即被调去刑部辅左,只能说当今天子对待第四子并非漠不关心,恰恰相反,实际上在意得很,否则怎会这么快就有人通报消息,至少鲁王的圣卷一点也不比其他三王差。

高澄确实在四个儿子的身边安插了探子,想必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毕竟其父是出了名的疑心病重,堪称活曹操。

探子们有明有暗,明面上的是四位卫队长,故而高孝瓘与祖珽对谈,高珣带刀随侍,不仅是护卫安全,更是要在日后将谈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