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全能官神> 第106章 青年教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青年教父(2 / 3)

,安岭在大二开始担任的天西师大学生会主席及校团委副书记职务后,在大学里组织的“青年读书会”(宗旨:为华夏崛起而读书)、“青年写作会”(宗旨:包括应用写作在内的日常写作)、“青年志愿者协会”(宗旨:慈善与公益)等,不但在天西的大学里开展得有声有色,而且还迅速地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在大三的后半期,安岭想到梦境后期关于人生的一些讨论颇有意思,譬如有人讲到,人的差别其实不体现在专业上、学识上,而是体现在业余时间上。有的人业余时间献给了呼朋唤友、吃喝玩乐,而有的人则献给了业务钻研或兴趣爱好,而慢慢的,二者的差距就显现出来,后者人生成就愈来愈高,而前者,往往止步于踏出学校时的水平。

对此,安岭觉得有话要说,免得让一代一代的人才泯然于华夏人特有的“自由”中。

什么叫华夏人特有的“自由”?其实就是指华夏人的“无自我节制与自我约束”。譬如,学校有老师布置课文、学业,大多数人都会去学,因为有人“管”,但这些人一旦离开学校,但从此不再沾书本,所谓华夏人“不爱读书”也与这个有关。华夏人在工作中,有人管时,做得很好或较好,但无人管时,却放任自流,成了无政府主义。也就是说,华夏人如果不是被逼急了的话,天生的自由散慢,无组织无纪律无追求。

但实际上是不是这么一回事呢?其实不是。过去,华夏人之所以表现得自由散慢无追求等,盖因普通人处于固定的社会秩序之中,想追求也没有追求,所努力的一切,不过是在帮统治者或地主或洋人罢了,于是便有“磨洋工”一词传承。

新时代,个人利益与个人主张抬头,一个人的努力,不敢说完全属于个人,但亦可看成基本上属于个人的。这时的“自由散慢”或“磨洋工”,就颇为浪费人生了。不过,这种情况,在机关事业单位却非常普遍且长期存在。

所以安岭便写了一本书,“提点”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