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全能官神> 第137章 帮收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7章 帮收队(2 / 4)

以下的干部,有哪些是在农村长大,会做农活的,我们成立一支‘帮收队’,从后天起到各大队,帮助家里缺劳力的人收割稻谷。”安岭道。

“好的。”万元康记下了。

“安书记,你要去帮村民收割稻谷?”众人一惊,这个安书记,真是敢想啊。

“包产到户后,大多数农民都会得利;但少数家里缺劳动力的农户,遇到种收季节时,却比较麻烦。如果不能及时抢种抢收,可能导致减产和损失。”安岭其实也算得上地道的农民,因为寒暑假和星期天,也要参加农村的劳动。

安岭决定帮农民“抢种抢收”,也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觉得对于基层干部来说,这样做真的很有必要。

只要下到田间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真正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哪怕干部做的庄稼看起来不怎么样,便那干群关系愈加亲密的收获,却也是实实在在的。

其实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讲,主席当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也是一个绝对“政治正确”的做法,之所以后来不搞了,是因为这种做法有些过火,时间太长,而且只管把知青丢到乡下了事,而农村在大集体时代,并不稀罕那些知青的农业劳动力。当然,北大荒这类地方不在此列。

之所以说“政治正确”,是因为华夏传统的读书人,几乎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唯有知青年代打破了这一规律;到了后世,完全生长于城市的一代,则更是远离了农村和土地。

虽然科技的发展,对于体力劳动的需求愈来愈少,但农林牧副渔以及工矿建等产业劳动,却属于人的“技能”,这种技能,如果不习练,就永远不会拥有。

而不能亲近农业、工业及自然万物,就缺少对天地万物演化之道的感悟,这样的人,哪怕他读了硕士博士,其知识或人生,也是有欠缺的。严重者如古代某皇帝问:“为什么百姓不吃肉呢?”

冲白河的年轻干部,几乎都能做农活,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