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女频综合>大明英华> 256章 因材施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6章 因材施教(3 / 4)

案拼在一处,我需要大一些的案头。”

“王承恩,移桌子。”朱由检吩咐自己的伴读。

他的反应,似乎总是比他哥哥快一拍。

郑海珠瞥了那麻溜儿上来推桌子的小太监。

王承恩?

就是历史上李自成攻陷北京后,陪着崇祯帝在煤山上吊的那位?

她不免又瞄回朱由检。

另一个时空里,将来的崇祯帝,如今还是个十岁出头的小郎君,眉清目秀,目光熠熠。

相较之下,不知一个月后会不会成为天启皇帝的朱由校,五官的刚直线条虽已更接近成年男子,面上的神情,憨稚之态倒更重些。

两张书桌很快拼在一处后,郑海珠示意卢象升打开他们带来的大箱子。

一大堆卯榫机关,哗啦啦地铺满桌子。

朱由校的眼睛霎时变得比他弟弟还亮了。

他刚要问这是作甚,却听殿外一声咳嗽。

众人回头,只见一身五品官服的孙承宗,迈进殿来。

郑海珠早已被告知,原来的东宫属官、如今在左春坊等着升职的孙承宗,主管皇子进学一事。

“孙公。”郑海珠向孙承宗行礼。

孙承宗一脸端肃之色:“听闻,领衔进讲的徐公,今日抱恙,郑师傅准备给两位殿下讲什么?”

“孙公,下官受命,为皇子们讲解火器法式。”

孙承宗觑一眼桌上的木疙瘩,冷冷道:“讲火器,要先学鲁班么?”

郑海珠有备而来,即刻从书箱里取出一本《几何原本》第一卷。

“孙公请看,这是徐公笔授的泰西人著作。讲火器,火炮应放在铳枪前头讲,因为制式简单些。但是火炮在战场上发射,实际又比放铳难得多,因为要以度板和铳规计算弹丸的入射角度。这便要讲讲几何学。至于桌上的木块,因皆有榫头,下官是与这位卢举人一道,拼接成方、圆、三角等形状,辅助讲解。”

孙承宗听这妇人说得不紧不慢,颇有章法,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