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争魏> 第两百二十三章 宣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二十三章 宣义(2 / 5)

……

杨峥亲自为每个人授剑,七十五人,七十五把长剑。

七十五道目光汇聚成熊熊烈焰。

目光中的一往无前以及崇信,让杨峥有种莫名的震撼感。

人在被赋予了使命感之后,会由外而内的发生变化。

以前的杨峥其实没多少信心,司马家与士族仿佛阴云一样遮挡着天空,其后一百年内,将这片古老的土地拖入万丈深渊足足四百年。

但现在,他自己也被稍稍感染了。

一个人的口号或许只是口号,七十五人、一千人、一万人……就不仅仅是口号了。

接着,杨峥为他们细致讲解宣义郎的职责。

辅佐将领,提出建议,引导和监督士卒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考核将士们军功,审核将士的忠诚程度,有直接呈报护羌府的权力,有重大变故可以直接面见杨峥。

但不得干涉将领指挥作战……

一条条,杨峥详细讲解。

每个人都听的很认真。

最后,杨峥向众人拱手,心平气和道:“华夏艰难,万民水火,大好男儿怎可袖手旁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唯愿诸君与吾砥砺奋进!”

“敢不效死命乎!”第一个被授剑的庞青喊道。

其他人也跟着喊,“愿为主公效死!”

嘉平元年十月初三,第一批宣义郎进入军中。

杨峥的军令也随之下达,凡战,若所部宣义郎战死,屯长降为都伯,士卒罚俸半年,三年内不得升迁。

成军四五年来,但凡是杨峥下达的军令,军中都是无条件执行。

宣义郎不干涉军事,属于副官,将领们也就没太多意见。

有意见的,在看到盖有杨峥印玺的缣帛军令之后,也全都偃旗息鼓。

这些年青营中的汉夷孤儿,差不多有四千人,能被选为宣义郎,基本可称得上文武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