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争魏> 第两百五十三章 仁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五十三章 仁义(2 / 4)

世大唐经营河湟,成了能与蜀中并立的产粮之地。

而河湟的畜牧业则是蜀中无法比拟的。

若能吸引雍凉百姓前来,倒也是一桩好事。

想及此处,杨峥灵光一闪,“元凯,以土地吸引雍凉百姓入西平如何?”

杜预也眼神一亮,“大善,昔日大秦以田地吸引关东百姓,西平可以一试,不过赋税也要降低一些,才会对雍凉百姓有吸引力。”

雍凉也是地广人稀,但这些年赋税逐渐增加。

司马父子联合士族而取天下,所以必须代表士族的利益。

这也是两晋的病根所在。

从曹丕时代起,越来越多的士族崛起、壮大,掠夺土地人口,朝廷能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只能增加对庶民的掠夺。

苛政勐如虎。

两汉田税十五税一,甚至三十税一,大部分时候维持在十税一左右,当然这是两汉还算清明的时候。

到了曹魏,则成了官六民四,民间有牛自耕则五五之分,每户还要出绢二匹、绵二斤的户口税,这还是魏武时代“轻徭薄赋”时期。

除此之外,还有相当繁重的徭役、兵役、杂税等等。

一场大战,民间为之一空。

曹爽伐蜀大战,就把雍凉的底子耗空了。

羌氐百姓怨声载道。

一个普通农民,风调雨顺耕种一年,落到自己嘴里的只有两成左右,只够全家喝稀勉强饿不死。

所以很多人宁愿投奔士族豪强为奴为婢,躲避繁重的赋税和徭役。

到了晋代,天赋更是高达十税八。

百姓基本就是连奴隶都不如了。

所以西晋立国之时,关中羌氐鲜卑的叛乱此起彼伏。

杨峥越想越觉得这个计划有实施的可能性。

百姓都会用脚投票的。

司马父子掌权之后,三国会越来越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