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478章 潼关防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78章 潼关防线(2 / 5)

需求,他们又不攻城,要臼炮干啥啊……

倒是东掳那边,听说在这个冬天里召集了不少工匠彷照楚军的臼炮,搞出来他们自己的攻城臼炮,嗯,他们取名为‘冲天炮’。

人家这是还做着攻克山海关,杀入中原的美梦呢!

既然要攻克山海关,要打攻坚战,自然也就对臼炮这种武器有需求了。

楚军大量装备了臼炮,这是孙传庭麾下的西明军很清楚的事,毕竟双方打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好几年了,这挨臼炮的炸多了,自然也就慢慢琢磨出来怎么抵抗臼炮的攻击。

于是他们围绕着扼守通道的潼关城,在两侧以及前方构筑了一条复杂的防线。

光是楚军知道的大型堡垒就足足有八座之多,这些堡垒分别在潼关两侧以及前方,依托山体进行构筑,上头还部署了长管火炮以及不少的短管火炮。

再加上大型堡垒之间的众多中、小型堡垒。

这些堡垒不分大小,其周边往往都挖掘有壕沟、胸墙等防御工事,部署有火炮。

当面的明军构筑了一条繁杂的防线,并且覆盖了南北十五公里的范围,几乎是从黄河边上一直延伸到大山深处,他们在几乎所有适合楚军进攻地方都修筑有堡垒,扼守几乎每一条楚军可能大规模通过通道。

这种堡垒带壕沟和胸墙,并部署火炮的防御体系,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抵抗楚军的强大炮火,包括实心弹轰击以及臼炮轰击。

至于修建这么多的堡垒,自然是防着楚军绕过潼关本身,从潼关的南边走小道绕行。

潼关扼守的山谷通道,虽然是平坦大道,但是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就不能走人了,潼关以南是一片大约十四五公里宽的山地,这些山地的海拔也有四五百米,甚至五六百米高。

然而这些山地之间,依旧存在着一些山谷小道,虽然这些小道往往很难走,也不能通行火炮乃至辎重马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