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四百九十一章 转业和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一章 转业和民兵(2 / 5)

文盲率太高,读书人太少,也是之前大楚帝国招揽官员的时候,但凡具备读写能力的人来应募基本都不会拒绝的原因……

同时也是大楚帝国在军方开展扫盲班的原因之一。

单纯打仗的话,其实普通士兵不认得字也没关系,但是大楚帝国为什么还要求各军官要对麾下士兵展开扫盲教育呢,就是为了培养足够多的基层读写人才。

这些经过了扫盲教育的人,再不济他也比纯文盲好,其中一些比较努力,脑袋也灵活的人都还会具备读写能力,到时候转移到地方,当个科员什么的一点问题都没有。

随着整编的持续进行,一批具备基本读写能力的士兵将会充实大楚帝国的基层。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士兵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接受转业安排,那么就会直接给予一批退役金。

反正诸多选项都有,遵循自愿愿意灵活安排。

但是只要是退役,不管接受转业安排还是选择领取退役金,只要是在承顺五年之前投军的。

都能按照服役年限,功劳大小免费获得一份归属个人所有的田地。

功勋田这玩意,只要是在承顺五年之前从军,甭管士兵还是将领都会有,而且数量不少,哪怕士兵战死了,都会授予直系亲属。

参军免费授田,这句话罗志学可不是空口说瞎话,而是喊出来了就会践行的承诺。

当然了,只局限于承顺五年之前参军的军人。

至于承顺五年后,大楚帝国可没有喊出参军免费授田的口号了,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个政策,不过良好的从军待遇以及后续的转业安排,甚至其中的扫盲班,都对农家子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因此大楚帝国的募兵点,从来都不缺青壮应募。

罗志学对于这些跟着自己打天下的将士们,还是比较优待的,不会说部队改制后或者一统天下了,就把士兵们直接给扫地出门。

那样既不厚道,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