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玄德> 六 他不再浮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 他不再浮躁(3 / 5)

优秀的人家家境会富裕一些。

富裕人家往往会拿出一些收入来接济贫困的族人,并且捐献给族学,让族学能够开办下去,也算是做慈善了。

刘备幼时就在父亲和族学的教导下掌握了读写技能。

族学里的年长族人在传授读写技能的时候曾斥责一些不认真的幼童,说什么能认字读写的人在大汉百里挑一,他们现在不用功,以后是要后悔死的。

这话显然有点夸张了,但是刘备曾查阅一些资料,整个东汉五千多万人口,最乐观的估计,识字率也不会超过百分之八。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是文盲,剩下百分之八识字人口里面,绝大部分都只是仅仅掌握读写技能、不是文盲,仅此而已。

而超过读写以上能够接受书本知识教育的,在这百分之八里头也是绝对的少数,是汉末绝对的精英阶层,寻常人是够不到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作为大汉掌握读写技能的百分之八人口当中的一员,刘备就算什么都没有,也已经站在了百分之九十二的人的脑袋上面。

这残酷的事实让刘备心惊胆战。

他已经是这个社会之中前百分之八人口当中的一员,尚且吃糠咽菜度日艰难,只是饿不死而已,那么剩下的百分之九十多,到底生活在什么样的状态中?

他们到底是经历着怎样惊人的贫困和痛苦?

他在刘氏宗族聚居地里接触的那些所谓的“劳苦大众”,真的是东汉末年真正劳苦大众的模样吗?

这是他重生在东汉末年以来的第一次认真思考。

但是这样的思考并无法改变他当时的处境。

刘备家这一支曾是涿县刘氏宗族当中最优秀的一支,出了不少官员,但是刘雄和刘弘接连逝世之后,过去一些和刘备家交好的族人也纷纷疏远了刘备家。

时至今日,唯有经商的族人刘勃因为昔年和刘弘的交情还还时常接济刘备家,有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