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风起明末> 第二百六十二章:尚方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六十二章:尚方剑(2 / 7)

军选定为出关地之一。

经历了此前的几战,他在孙传庭的心中地位高了许多,因此孙传庭也很重视他的意见,亲自下令让三屯营总兵陈国威领近四千的兵马镇守青山关。

青山关的附近就是蓟州镇的所在,陈新甲此时领着三万大军驻防在蓟州镇中。

陈新甲麾下的三万人,其中大半都是出自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经由卢象升训练和整编之后的精兵强将,还有跟随着洪承畴从山西境内一路驰援而来,在京师休整了近月余,养精蓄锐的秦地精锐。

因为此前接连战胜的鼓舞,各镇的明军皆是士气高昂,颇俱战意。

不仅如此,各镇的营兵也都在二月下旬的收到了此前迟迟未拨的军饷,得到了充足的粮草补充。

能够主导这一切,自然只有此时圣眷在身的杨嗣昌。

清军入寇一路烧杀抢掠荼毒千里,边事如此,杨嗣昌身为兵部尚书早已经是难辞其咎。

孙传庭这边的能取得的多少的战果,就能减轻杨嗣昌身上多少的罪责,这种情况之下,杨嗣昌自然是也尽心尽力。

蓟州镇距离青山关的距离并不远,陈国威但凡只要硬气一点,挡住了清军第一波的进攻,等到陈新甲带兵驰援过来,守住青山关并不困难。

清军的主力毕竟现在仍然还在玉田的北部,没有太大的动作,进攻青山关的部队并不多。

但是陈国威竟然如此胆小如鼠,望风而逃,直接让原本密不透风的防御网破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

陈望心中叹了一口气,九边的蓟镇已经快烂到根里。

辽东虽然也烂,但是辽东的营兵也并不是真的没有战力。

但是蓟镇一直以来的表现都是乏善可陈,几经整顿但终究还是收效甚微。

陈国威畏敌而逃,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只可惜,眼下的局面已经是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局面,却在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