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风起明末> 第二百八十九章:陈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八十九章:陈望(2 / 7)

往东进剿。

南方战局的部署和原本的历史变化不是很大。

原来是三边总督郑崇俭领贺人龙和李国奇进入汉中守备,在陈望的提议之下,变成了陈望领兵镇守汉中。

郑崇俭则是领着贺人龙和李国奇,屯驻与郧阳北部,防止流寇向北逃窜进入河南境内。

其余一众巡抚还有营镇的防守和部署位置,都没有多少的改变。

而杨嗣昌也如同历史上一般,向四川巡抚邵捷春发号施令,特征川兵万人进入汉中府内。

这一部分被调遣入汉中府的川兵,自然也是在陈望的节制范围之内。

陈望一早就下令麾下的军队整装待发,因此当领了杨嗣昌的军令之后,向杨嗣昌辞命之后,便下令拔营西进。

襄阳大营营北的官道之上,杨嗣昌则是领着一众文武,亲自为陈望饯行。

杨嗣昌头戴着尖顶明铁盔,内着蟒衣外罩明甲,鞓带明亮,按着腰间的宝剑立于官道旁侧,一众文武则是分立于杨嗣昌的两侧。

上百名出自于京营的甲兵皆是罩袍束带,执刀挺立。

明朝的京营糜烂已久,崇祯登基后不久,自然也是知晓了京营的糜烂,也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

因此崇祯几次三番针对京营整顿,不仅编练新兵,还选拔将校,并派遣京营出京,征讨流寇,协防九边,为的便是让京营具备战力。

但是京营从根茎开始便已经是彻底的烂透了,再如何的整顿也终究是无法回到明初之时。

历经了几番整顿,耗费了的大量的钱财,也只是练出了些许能够上阵的战兵,也就是勇卫营。

如今在河南的受卢九德节制的孙应元和黄得功,领的便是京营体系下的勇卫营,他们也都是被崇祯新近提拔而出的将校。

勇卫营在孙应元和黄得功的带领之下,与后金见仗未溃,而后南下连败流寇,可以说是无愧于勇卫二字,此后历战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