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5章 导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章 导师(2 / 4)

分配的啊?我的导师是谁?”

“张老师,我能选聂绀弩先生吗?”

……

众人没等张玉秋讲完,七嘴八舌的插话,食堂里顿时乌央乌央的。

“都安静!”

张玉秋喝了一声,肃清了食堂的环境,然后才说道:“刚才都说了,导师是根据大家的创作方向选定的,现在已经分配完了。下面我宣布一下……”

“王安仪、瞿晓伟、郭玉稻,你们仨的导师是金近老师。”

“乔运典、贾大三、韩世山,你们的导师是王愿坚老师。”

……

“林为民,导师是曹禺先生。”

全班34个人,前面都是三人一组,只有到了林为民这里,曹禺先生只有他一个学生,周围的同学们无不朝他投去艳羡的眼神。

这小子,踩了狗屎运了!

林为民也是这么觉得的。

《雷雨》和曹禺在中国文学界、话剧界的地位,已经是几十年来公认的了。

所里给导师们安排学生,势必要在事先等着各位老师的同意的,曹禺先生能答应收下自己,证明他对自己是满意的。

林为民又想起被曹禺先生拿走的那写了一半的手稿,难道我现在已经这么优秀了吗?

他立刻警告自己,别飘,别飘,都是原著的功劳,跟你关系不大。

冷静了一会儿,林为民终于沉下心来,面对着同学们那羡慕的眼神,他脸上不动声色。

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沉稳,咱是见过世面的人。

导师分配宣布的很快,张老师走了之后,班里彻底陷入了混乱当中。

大家各自探讨着分配的导师,所里是根据大家的创作方向来定导师的。

比如王安仪、瞿晓伟和郭玉稻他们这一组,都是偏向于儿童文学,王安仪进文讲所靠的是短篇《谁是未来的中队长》,瞿晓伟靠的作品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