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1980我的文艺时代> 第345章 站在精英的对立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5章 站在精英的对立面(2 / 5)

族矛盾、资本无序扩张、资本对于人的异化等问题,无不显示了林为民对于西方国家的了解和对其社会矛盾所产生的思辨。

通篇来看,《燃烧》这部在林为民所有的当中可读性可能要排到最后,但思想性和文学性却达到了一个高峰。

在黄安仪看来,这样的作品应该是要得大奖的,要被镶在文坛桂冠上的才对。

只是……

黄安仪忍不住促狭的想到,听说林为民今年去了米国。

他到底在米国经历了什么事,居然会在回国以后竟然写出了《燃烧》这样的?

黄安仪想到了这里,不由得叹了口气。

他这回,可能又少不了挨骂!

——

《燃烧》这部的态度是旗帜鲜明的,每一个看完的读者都能立刻明白林为民所要表达的意思。

正如黄安仪所理解的那样,这部如果论起故事情节的编排,对比林为民以往的作品要差上一些,但这也正是林为民要的。

放弃一定的可读性,追求作品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是林为民所做的取舍。

毕竟他写这部本身就目的不纯,为了夹带自己的私货,做点取舍也无妨。

可林老师千算万算,算漏了一点。

他的中有大段、大段对于米国富二代们奢靡腐朽生活的描述,包括很多米国普通中产和底层人民的描述,林为民在创作的时候本意当然是批判的。

可对于这个闭塞年代的读者们来说,却变成了一部难得的可能让普通读者们零门槛了解当代米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个年代,普通老百姓们说起西方来一脸向往不假,但大家接受了几十年的教育,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反而是分得清的。

《燃烧》的内容对于西方社会和资本主义当然是不友好的,可大家这些年受到的就是不友好的宣传和教育,友好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而已。

所以,在《燃烧》发表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并没有发生林为民所想象的读者们大规模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