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崇祯的网购系统> 第一百七十七章 蒸汽织布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七章 蒸汽织布机(2 / 5)

下。”

“这一年来你一直呆在台湾,对这个地方的印象怎么样?”

“回陛下,臣在台湾这么久,基本上走遍了台南台北。发现这个地方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可怕。就以稻谷来说吧,台湾气候温暖,一年可以两熟。台南更是一年三熟。而且土地肥沃,稻谷产量远高于内地。假以时日,必定可以成为我大明的又一个粮仓。”

“那岛上的生番呢?”

“这个臣只有一些浅见,也不知道对错。”

“说来听听。”

“岛上生番的诸多恶习,不过是愚昧罢了。岛内原住民对汉人并无太多仇恨,所以臣觉得对于岛上生番,需恩威并施,不能一味强力镇压,也不能过分忍让。”

“吴卿看的很透彻。”

朱由检又问了几个生活上的问题,就结束了这次召见。

台湾在施邦耀的治理下情况还不错,他和郑芝龙两人的搭档的很好,一个管军,一个管政,相得益彰。不过岛内原住民部族众多,考虑到一些恶习归根结底还是教化问题。

为此,在朱由检到指示下,施邦耀在各个地方见了学堂,用汉语拼音启蒙,学说汉话,学写汉字。并积极说服各部族适龄儿童入学。不但不收费用,每个月还可以领一石米作为口粮。

学成之后,若是考核优秀,还有机会在官府任职。

起初效果并不好,但施行到现在也算稍微有了些起色。特别是大肚国的原住民,由于和汉人的交流逐渐增多,各种先进的工具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开始有一些有人把孩子送到学堂里来学习汉人知识。

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效果,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教化的功劳必然能完全显现出来。

前些日子派去台湾送的就是杂交水稻的种子,为的就是最大可能地提高岛上水稻的产量。之所以用轮船,其实是对郑芝龙的一种震慑。就是要他知道,你很厉害,但朕更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