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后明余晖> 第二七六章 临界质量;没有和有却不用是两回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七六章 临界质量;没有和有却不用是两回事(2 / 7)

掀开了。

“好吧,但……”周长风想了想,认真道:“呃…如果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我觉得还是要尽早开始前期研究,它太惊人了,连锁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会非常非常多。”

“这个词讲的不错,但我觉着这似乎得凭运气,或者说必然要碰运气。”晚饭后的朱泠婧无事可做,索性就继续同他扯淡了。

她眨了眨眼,看着案几上的小杯盏说道:“在微观上,原子与原子虽然紧挨,但是原子核周遭的空间却是极大的。譬如这个小杯子,假使它是原子核,其外层电子或许在百步开外,中间这么大的地都是空的。反应最初释放出的那区区几个中子,又能有多大可能恰好撞到下一个原子核呢?”

哇,这么快就意识到想要维持自持链式反应的问题之所在了?直指根源啊。

至少在这方面,周长风顿时就高看了她两分。

这就好比身在一个靶场,周围是一些均匀排列的气球,随机开两枪,要确保至少打中一个气球(这样反应才能自持进行下去),需要通过理论计算来得出至少要把这个靶场做多大。

其结果就是…临界质量。

众所周知,历史上海森堡把这个数据算错了,得出了54㎝半径的离谱数据,也就是要足足13000㎏的u235,致使德国方面认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当然,他究竟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那就是让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了。

由于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泛滥,使数十年前让前人们为之殚精竭虑的数据结论成了大家尽皆知的东西。

众所周知,高丰度的球形u235的临界质量大约为52㎏,高丰度的球形pu239的临界质量大约为17㎏。

在这方面,身为穿越者是有少量先天优势的,至少大明科学家如果算错了临界质量的时候能被立刻纠正。

但这只是庞大计算工程中的一小部分而已,真正的裂变武器还需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