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后明余晖> 第二八八章 无班底、不皇帝;亦不失为另一办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八八章 无班底、不皇帝;亦不失为另一办法(2 / 7)

“没那么夸张吧?兵变?最多小闹一下吓唬人,大规模…我认为可能性很小。”

说实话周长风觉得他们的忧虑有些过头了,朝政确实会不稳,大概要吵闹一段时间,但不太可能达到大规模兵变那种地步。

这又不是古代,下层士兵只听军头的命令,谁发银子就跟谁卖命。

现今的明军纵然残留着诸多封建军队习气,但本质上还是重构过后的近现代军队,有合格的國族主義教育,而且薪饷也不是军队发放的,而是兵部委托地方官府的户房与兵房联合发放。

把这方面的财政从军队中剥离出来转交由文官政府负责,虽然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却是预防军头拥兵自重的有效手段。

就比如陆战一团吧,驻地在江宁县地域内,官兵的薪饷就是江宁县户房签发的专用支票,同时加盖兵房的印章,每月初送至驻地。

也有些地方金融业不发达,就不会发支票,而是直接用现金钞票。

但不论是支票还是现金,均由信封装着,印着鲜红的“军士薪饷”、“某某兵备道督发”、“某某县户房核发”之类的字样,可以说从里到外都在提醒这钱是朝廷发的、不是某个将领发的。

勋贵与军部大佬门在乎的是伴随战争而来的巨额利益,只要皇帝不阻挠这方面的事,他们哪儿犯得着冒大不韪去策划兵变?

如果理由不充分的话,大概率士兵们就直接开小差一哄而散了。

朱泠婧瞥了他一眼,“以防万一,多留心眼有利无弊。”

周长风“嗯”了一声,“不知道是不是内阁那边搞忘了,我部并没有收到调令,第三师和第四师现在都准备去镇江和太平了。”

“只是你部人少,还驻在江心洲上,不难防范,所以没必要调你们走罢了。”

“殿下,您这话说的……”周长风扫视了一下身旁的几人,继续道:“这次架势有点大,恐怕已经引起外界猜疑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