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医道花途> 第0085章新势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085章新势力(3 / 5)

※※

国医馆很快走上了正常化经营。叶凡和黄养生、黄修身、马垂章一道,为国医馆制定了一些经营细则。

首先就是所有医生都要积极开展再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丰富实践。第一批共二十人被送到东海医科大中医学院进行联合培养教学,同时,鼓励他们攻读研究生、博士生,由院方负担全部费用。

在此之外,由黄养生领衔,叶凡、黄修身等十多名医术精湛的主任、副主任医师,组成讲师团,在工作之余,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仁爱医院这些中医方面的医师收入低,原来中医方面开展得也不温不火,一方面固然与中医、中药整体式微有关,另外一方面也因为本来仁爱医院中医方面的医护人员,学历、医术水平较低。

国医馆一建立,叶凡就把加强医疗培训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次,就是国医馆建立了崭新的职称评定、激励机制。在以往,医院的职称评定往往是论资排辈,按照从医时间决定。叶凡担任副馆长以后,就决定,由仁爱、国医馆高层,外加东海中医方面的权威专家成立职称评定小组。由医护人员定期述职,按照医护人员的接诊率、治愈率、学历等标准综合考评,评定职称,打破论资排辈对青年优秀医生的束缚。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机制。

将职称评定与激励机制紧密挂钩,对于优秀医生给荣誉,更要给实惠,在工资水平上实现区分度。以主任医师为例,加上年终奖,能拿到年薪十五万元,甚至还可能更高。东海市虽然为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但是年平均薪资也就五六万元。叶凡他们这种高待遇,还是很有吸引力,尤其是对这些原本收入就不高的中医来说。

在这项制度宣布以后,就有其他医院甚至包括军区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的优秀医生过来应聘,闹得其他几个医院的院长在背后骂娘,国医馆的人才队伍也进一步充实。

最后,就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