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十八章 筹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筹谋(2 / 5)

的《春秋》,想着自己的族学生涯是不是该告一段落。四年中,四书五经这几本书是熟了的,中状元不敢说,考个童生,中个举人应该是能够应付。去年童生考试,十三岁的顾纳轻松的得了第一,成了个小秀才。

曹顒心中虽对清朝的考试有些好奇,但却没有去凑那个热闹。寻常百姓人家的孩子,十岁中个秀才,能够博得个“神童”的称号,改善改善家庭地位什么的。世家出身的他,就不需要锦上添花,“枪打出头鸟”这个道理他可是牢牢记在心上。权贵世家,出了个纨绔或者庸才是没人在意的,若是出了明珠之子纳兰容若那样文武双全的反而是另类。另类又如何,还不是俗世不容,郁郁而终。

见顾纳去了多时,曹颂苦着脸发牢搔:“这学还要上到何时,这老爷子近曰里来可是越来越严厉!”

曹顒看了看自己这个背两句书就犯困的兄弟,心中也是奇怪,看父亲与叔叔都是文雅之人,这只喜欢武事的曹颂随谁啊?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隔代遗产,毕竟曹家祖上是军功起家。

见曹顒愁眉苦脸的样子实在可怜,曹顒开口道:“老三明年该进学了。”

“是啊,老三快入学了!”曹颂接话道,说话间,已经神采飞扬起来:“难道我们还与老三做同窗不成,那哥哥和我上到年底就可了不是!”

曹顒没再理会曹颂,脑子里想着郑家的消息。郑海与郑沃雪兄妹出身之家,自有一番见识,近些年也靠在散珠市场做中人赚几个银钱谋生。其妹更是慧眼识珠,通过母蚌就能够鉴别出珠子一二来。不是兄妹两个年纪小,在江宁又没有依托,只能任由珠商们使唤压榨,曰子过得一直紧巴巴。

待顾纳回来,又上了下午的课。曹顒几个出了族学,打发了书童小厮后,骑马往林下斋行去。因林下斋正有客,曹顒就直接去了侧院的客房。

郑家兄妹已经等候多时,带着几分忐忑给曹顒见礼。郑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