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九百七十一章 围场(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七十一章 围场(中)(2 / 5)

用来打点宫里,好让梁九功在景山少遭些罪,半数孝敬到十六阿哥跟前,不求旁的,就求进宫侍候祖父。

梁九功虽获罪,但也是御前风光三十多年,对王嫔也多有照拂。十六阿哥怎么会收这份银子,也不赞成赵昌入宫。

赵昌是个好的读书苗子,已经考取秀才功名。这样的人进宫为内侍,实是太可惜了。十六阿哥觉得那是造孽,怎么也不肯点头。

赵昌年纪虽小,心志却坚,花银子直接净了身,调理好了,才二次求到十六阿哥跟前。

这份孝义,使得十六阿哥也只能选择成全。

只是赵昌手上那批银子,是梁九功御前当差攒下的家底,十六阿哥才不会沾手,让赵昌存进钱庄,留着做梁九功的养老之资。

十六阿哥执掌内务府,收个小太监也便宜,就直接安排的赵昌去景山西园听差了。梁九功拘禁之地,就是景山西园。

梁九功见最疼爱的养孙净身,却是欢喜不起来,气了个半死,亲自执鞭子,将赵昌打了个半死。

赵昌只是跪受,最后还是梁九功下不去手了,收了鞭子,嚎啕大哭……这以后,赵昌就成了景山西园的小太监,每天里的差事,就是给“看守”犯监梁九功。

梁九功从御前第一太监,到高墙里的囚犯,加上最疼爱的养孙绝了人事,打击之下,就中风病倒。

赵昌床前侍疾,把屎把尿,从不言半点辛苦。

不知梁九功心中何想,就是当时听闻此事的魏珠也都觉得不可思议。

既是这般有主意的少年,又把着梁九功的家底,就算京城不得安身,离了京城就去,竟做到这个地步。

谁说太监六根断绝,得善终者少,梁九功有这样一个孙子,就算老死南园,也是有福之人。

梁九功这一病就是三年,赵昌做了三年床前孝子,梁九功才从病榻上起身。

虽说赵昌只有十八岁,又是无品级的小太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