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最才子> 第二百五十五章 尴尬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五十五章 尴尬事(2 / 8)

书种子们占领之后,这些下里巴人的玩意儿就绝迹了,被读书人的高谈阔论所代替。

最近,京城读书人口中主要有两个议题:朝廷新颁发的厘金制度和即将举行的春闱。

厘金制度因为牵扯太广,又是国朝两百年来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并大大地削弱了中央集权,自然被读书人们一通痛骂。

不但如此,御使们还纷纷上书,弹劾严嵩,将严嵩骂成了古往今来第一大歼臣,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似的。

吴节听得好笑,这个条陈明明出自于自己之手,可挨骂的却是严嵩,老严还真是冤枉。不过,谁受益谁挨骂,却也天公地道。你不可能只吃肉不挨打,把好事都占尽了吧!

“依我看来,这个厘金局一设,南五省就是他严阁老的地盘了。那才是铁桶一般的地盘,活脱脱的一个大藩镇,我看呐,此老贼就是个活曹艹,谋逆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几个举人模样的读书人在大声议论着。

“我看这朝廷和天子也是糊涂了,难道就看不出地方分权的大害。我朝历来以文治武,现在可好,文武合流,尾大不调了。”

“翁兄多虑了,依为兄看来,陛下还是圣明的。之所以行厘金之举,恐怕是国库已经空虚到拿不出一文钱军饷的地步,不得不行此下策。相比起解救屡受兵灾的东南百姓,其他也顾不得了。实在不行,等剿灭倭寇之后,再裁撤掉厘金局就是。”说话的是一个大嗓门的举人,看起来很是健壮,倒像武人多一些。

另外一个文弱书生却是冷笑:“我估计陛下也是不得以而为之,但是,这次若能不花国家一文钱就将倭论平定下去,怕就怕陛下食髓知味,以后国家但有战事,也依此例啊!我看,陛下确实是圣明的,不,应该是精明过头了。否则也不会弄到现在家家皆净的地步。”

“咳,翁兄,我们不要妄议君父,还是说说这次春闱吧。翁兄在京城已经呆了六年了吧,准备得如何了?”

听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