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拣宝> 第464章 精卫填海玉山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4章 精卫填海玉山子(1 / 5)

“嗯,看见了。”

王观眼睛微眯,果然在玉杯柄端末尾位置,发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刻款。

感觉王观可能不太懂,孙老板解释起来:“这种桃式形制的玉杯,在明代非常的流行,而且这种琢玉的手法,是我们苏州工的技巧,加上这个贺字款,所以才怀疑是贺四的作品。”

“贺四我自然知道。”王观微笑道:“明代苏州人士,以三层透雕法闻名于世。不过他的这门技术,可没在这个杯子上体现出来。”

“哎呀,不愧是陆老师朋友,也是个行家。”

孙老板有些惊讶,然后笑着说道:“你说的也对,杯子就是一层镂空透雕而已,确实没有表现贺四大师的绝活。不过你也应该明白,琢玉这种事情,是因料而施工。这块玉料身不适合多层透雕,那么也不能强求对吧?”

“再说了,顾客指定把玉判雕成桃杯,贺四也不可能硬来。”

孙老板笑眯眯道:“比如说玉雕界的祖师爷陆子冈大师,尽管是以子冈牌而流芳百世,但是却极少人知道他雕的玉水仙簪,玲珑奇巧,花托下基枝,细如发丝而不断。所以说每个雕玉名手,不可能只雕刻单一的东西……。”

“老板,你偷换概念了,我们现在谈的是雕刻技术,不是雕刻物件的种类。”俞飞白耸肩道:“无论是玉杯、玉盒、玉簪、玉山子,只要是玉器,那么琢玉的技术都可以施展出来。三层透雕法是贺四的成名绝技,只要是他琢制的玉器,肯定会上留下一些痕迹的。”

“话是这样说,不过…。”孙老板自然要辩解下去。

“东西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然而,就在这时,陆崇明微笑道:“是闽省一带的碧玉,沁色是做旧的,不过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这才显得比较古朴自然。不过只要迎光观察杯口,就发现沁色分布得十分集均匀,这是最大的破绽。”

“测昔,就是这样。”王观闻声,顺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