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拣宝> 第862章 地宫机关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62章 地宫机关门(1 / 5)

PS:三更了,求一下月票,请多多支持。

二十世纪初,到邙山挖坟掘墓,应该是一种流行。

一开始的时候,洛阳附近的村民拣到古墓里的东西,都视为不祥之物,直接放到村里的寺庙安放。可是知道这些东西能够卖钱之后,邙山各村庙里以前存放的古物,一夜之间就全部没了踪影。

在盗墓分子发财的示范效应之下,邙山上几十个村庄互相效法,竞相盗挖古墓,视为发财的捷径。大量的物被从邙山地下挖了出来,流向全国各地,甚至“倾销”海外。

根据一些献资料记载,当时每年秋庄稼收完之后,邙山上盗墓的像赶会一样,成群的人刨红薯般挖古墓。挖出来的玉器、铜器用箩筐装、马车拉,到底挖出多少谁也不知道。

尤其是在军阀混战的时期,洛阳四郊成立民团、红枪会等武装组织,当地豪绅依靠枪支,驱使穷人,变夜间盗墓为有组织的白天公开挖掘。

一时之间,邙山上很多地方不再种地,专门挖墓。而且这也不算什么,还有更过分的。洛阳驻军为搜刮财物,以筹措经费为名,勒令古玩商人交纳百分之二十的税金,开了古玩业征税的先例。

甚至有军阀成立“古玩特税局”,大量发行经营许可证性质的行贴,等于把盗墓行为合法化了,自此盗掘买卖之风更严重。

这种情况下,盗掘之风随之愈刮愈烈,邙山上以盗墓为生的多达一万多人。可以说在那个时期,属于全民盗墓的时代。另外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洛阳盗墓者挖掘古墓的技巧也越来越精,大名鼎鼎的洛阳铲就是这个时候发明的。

不得不说,发明洛阳铲的人真是天才。

要知道由于古墓年代久远,很少保留着封土堆,在地面上已看不出任何痕迹,一般人要找出古墓的准确位置非常艰难。只能胡乱挖掘碰运气。

但是在洛阳铲发明以后,这件东西简单就是盗墓的无上法宝。一杆子打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