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两百四十六节 太子刘德(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百四十六节 太子刘德(2)(2 / 4)

以前想象中挥舞着锄头和镐,把矿石挖出来那么简单。 这个时代又没有炸药。

唯一能征服那些坚固的矿山的方法只有一个——烧山。

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通过两三天不间断的用柴火烘烤岩壁,岩壁冷却之后。矿石自然会在物理规则下自然剥落。

这还只是开采露天的矿石。

若矿脉深埋在地下,那就要用人命去填。

一个在矿井中劳作的矿工,寿命最多只有三十岁……

譬如春秋时期楚国的铜绿山矿脉,死在矿井里的矿工,不计其数。

刘德现在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吴王刘濞在豫章郡的那两座大铜山上会有三十多万人在工作。

没有这么多人一年不停歇的挖矿。怎么满足得了吴王刘濞的铸钱买卖的需求?

甚至,可以说,吴国贵族的奢侈生活和百姓的安逸。是建立在数十万矿工的血泪之上的。

吴王刘濞建国几十年,采掘豫章那两座大铜山也有差不多三十年时间了,期间,死在矿井内外的矿工该有多少?

刘德甚至想到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前世,吴王刘濞一败涂地,狼狈逃回吴国,可是吴国百姓却没有几个真正愿意为他效死的,于是,刘濞流亡闽越。被闽越所杀。头颅被送到了长安。

倘若刘濞真的外界所传说的那样,对吴国百姓广施恩惠。免赋免役,怎么会是这么个局面?

要知道当初项羽死后,整个南方思念项羽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抗拒汉室的抵抗力量直到汉室建立后依然还零星存在。

若刘濞真的做到了爱民如子,绝对不会是那么个下场!

刘德知道,自己找到了刘濞问题的答案了。

豫章的两座大铜山,想要维持开采规模,保持刘濞对天下铸钱生意的优势地位,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补充矿工。

因为,少府的记载中非常详尽的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