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我要做皇帝>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节 权衡利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节 权衡利弊(2 / 4)

的增发速度。

去年的铜锭产量甚至不足新增货币的两成!

这真是太尴尬了。

少府为了铸钱,几乎都快疯掉了。

要不是齐鲁五王和长安官僚集团们送的大礼包,恐怕现在,少府卿刘舍已然疯掉了。

“继续增加金五铢的铸造量吧……”刘彻在心里盘算着。

金五铢自元德四年问世以来,走过了坎坷而艰辛的道路。

与五铢钱不同,中国自古从未有过什么金银流通货币。

黄金在过去千年,一直被视为贵重金属,而不是一般等价物。

秦汉两代,虽然开始重视黄金的作用。

但其流通范围,却一直被限制在贵族士大夫之间。

直至马邑之战后,少府铸造了第一批一百万枚金五铢,作为犒赏给将官士卒的赏赐。

刘彻本以为,这会开一个好头,为黄金货币流通打下基础。

但哪晓得,他差点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绝大部分士兵和军官,拿到了金五铢后,没有将之用去消费,而是跟地主老财一样,将这些黄橙橙的小可爱挖了个坑藏了起来。

而且,多数人的想法都是——将来自己死后,让儿孙将这些金五铢作为陪葬品给他带进棺材之中……

这可真是让刘彻气的几乎吐血。

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从列侯大臣手里,一点点的抠出来,打算作为未来金本位货币的储备金的黄金,结果到最后,依然逃不了当陪葬品的命运……

当时,刘彻几乎就想要放弃了继续发行金五铢的想法。

还好他咬着牙齿坚持了下来。

而且不断的扩大和增加金五铢的发行量。

元德四年,整整一年,汉室只铸造一百万枚金五铢,耗费黄金大约八千金(在理论上来说,黄金一斤只能铸造九十六枚五铢钱,甚至可能更少,但少府在铸造过程之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