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项目大发展(求月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七章 大工程大项目大发展(求月票!)(2 / 7)

然后又开口道:“目前几百亩地也够用了,可以先在南岸开工修建新港。

等新港基本完工后,木渎港税关要搬迁到南岸新区,把过境船只都引到那边去。”

“坐馆还有其他考量?”马英明心里很明白,如果只为搬个税关,也用不着几百亩地。

林大官人便询问道:“你说在南岸依靠新港,建一所织布作坊如何?”

马英明愣了愣,下意识的反问说:“那有什么意义?”

相对林坐馆现在的事业版图,弄几十张织机搞个织布作坊,简直就是用佛郎机炮打蚊子。

就好像是一个家资巨万的富豪,去路边摆地摊的感觉。

林大官人补充说:“我说的是数百张,甚至成千上万张织机的作坊。”

马英明又愣住了,刚才坐馆说起织布作坊,下意识以为是最多几十张的那种,没想到坐馆的数字那么大。

稍加思索后,马英明又回答说:“就算坐馆弄来上千张织布机,那又有什么意义?

现如今织布主力都是乡里农妇,江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织布,一年能产出几千万匹布。

这活在家一个人就能干了,织机也好,原料也好,自家都能搞定,所以别人有什么理由要到坐馆你这织布作坊来上工?”

林大官人不禁仰天长叹,嘴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果然小农经济是阻挡工业化的障碍啊。”

如果织布技术不比别人先进,利润率不比别人高,又没有“羊吃人”之类的强制手段,那别人为什么要来给资本家打工?

他林泰来又不是理科生,不会发明新的织布技术,没法从技术上创造出可供剥削的剩余价值。

“如果织布作坊不好办,那就先试试丝织。”林大官人改口说。

马英明终于没再说“这有什么意义”了,点头道:“如果是丝织,也不是不行,现如今城里机户其实都是丝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