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第三百二十六章 懂得是人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六章 懂得是人性(2 / 5)

这也是实情,目前更新社所属的产业,无论设卡收税、下乡征粮,还是包揽工程和走私,都不需要什么技工。

林大官人胸有成竹的说:“木渎镇那边的胥江南岸正在修建工业园区,今年内完工第一批工厅,安置织机二百张,等明年开春后就大举招募丝工。

以后不但织机越来越多,而且工艺门类也会越来越多,当然需要大量技工。”

高长江刨根问底的说:“坐馆伱这工业园区,凭什么吸引别人来这里上工?

城东据说有织机万张,别人为什么不去城里上工,而要跑到你这工业园区?”

林大官人的脸上现出了迷之微笑,“到更新社下属工业园区上工的人,可以优先从济农仓借贷粮食,并分两年或者三年偿还。

如果有免费放赈,优先提供给更新社下属工业园区的技工。”

高长江:“.”

卧槽!他终于理解了,为什么坐馆对济农仓念念不忘!

在别人眼里,济农仓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鸡肋,但到了坐馆手里,居然还能玩出这般花样。

而且此刻高长江也终于明白了,坐馆的一系列操作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处乱铺摊子,其实都是在一个链条上的。

先从扬州搞来盐和钱,然后用扬州的盐和钱去换湖广的粮,再然后用湖广的粮来换取济农仓管理权。

拿到济农仓管理权后,又利用济农仓公益性质给自家员工发福利,引导和助推自家产业扩张发展。

每个环节都用利益牢牢的连接在一起,但是别人只能在某一个环节里打转,只有林大官人才能掌控整个链条。

而且这个链条目前似乎还没有终点,仍然在继续延伸下去。

还有就是,在良性循环下,每个环节都能滚雪球壮大,让整个链条变得更粗。

如果真有了十万八万的员工靠着林大官人这套体制吃饭,而且组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