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四十一章 千里之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四十一章 千里之外(2 / 7)

任的巡盐崔御史两面为难,一筹莫展。

自从万历十五年的盐业大动荡以来,两淮盐业体制进行了一些改革。

比如将盐商进行登记造册,并且固定下来,今后一般不新增。

以后只许在册盐商持有引窝,并且参与新窝认购,引窝交易也只许在在册盐商之间进行。

换句话说,就是有资格直接从官府领取盐引的窝商,名额从此固定了。

以后外人只能给现有窝商当附属,做一些各环节分包的事情,或者从窝商手里花钱租窝本。

这对大部分现有盐商来说是好事,限制了外人进入盐业,从此手里引窝更值钱,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但最大的问题是,这次官府注册了一百八十个窝商,大部分情况都是一家一个名额,但林氏盐业却有十多个名额!

这踏马的如果要成立半官方的盐业行会,林氏盐业一家就占了近十分之一的“投票权”,谁能忍?

以郑之彦为代表的传统盐商,对林氏盐业极为不满,于是双方在崔御史面前吵了起来。

崔御史居中而坐,右手边是郑之彦郑朝奉,郑朝奉的背后则是七八个徽派盐商。

而左手边则是林运来林二哥,林二哥的背后则是林氏盐业大掌柜陆君弼、身份不明的吴田氏、苏州济农仓代表、林汪氏代表等等。

反正林氏盐业这边每人名下都有盐引引窝,都符合官府注册的要求。

徽派盐商领袖郑朝奉指着林二哥,对崔御史沉声道:“林氏盐业一定是提前得到了风声,故意将引窝分散,诈取在册窝商名额!”

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郑朝奉还给崔御史递上了一张二尺宽的纸条!

“朝中的许阁老也很关注这件事情!”郑朝奉明牌说。

次辅许阁老就是徽商的靠山,这是公开的秘密。

郑朝奉知道,自己这样使用许阁老名号其实很低级。但没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