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都市言情>港岛家族的诞生> 第572章 【内河码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2章 【内河码头】(1 / 7)

中环机铁站上盖项目,刚刚落定,港府又宣布对‘内河码头’进行公开招标,各大财团顿时磨刀霍霍!

此时,九号货柜码头尚且没有‘花落谁家’,虽然中英关系已经好转——大家觉得再吵下去也无济于事,不利于香港后续发展;但是,对于九号货柜码头的归属却争吵不断,甚至欲对1~9号的泊位重新进行分配。

事关各家的利益,又何止中英双方在争吵,港商、英商、中资纷纷卷入,在葵涌货柜码头上交锋。

林志超并不担心——事情结果对他不利,毫不客气的说——他就是香港的地头蛇,而且这个地头蛇影响力是非常非常大的,远超前世的李家成。

由于九号货柜码头在当初没有走招标方式,招致香港舆论的纷纷讨伐,故这一次内河码头是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决定花落谁家?

虽然,九号货柜码头暂时没有进度;但,林志超对内河码头的招标是非常重视,决定再次展现实力,一举拿下。

内河货柜码头专门处理运往珠江流域(内河)的货柜。货柜往返珠江三角洲,既可走水路,又可走陆路。水运大户是中资中运集团,占内河货柜吞吐量的1/9;陆运大户是环球海陆联运货柜码头公司,环球集团占股50%,该公司的内河货柜占有率约1/4,其余均由各公司拥有的货柜车自运或承运。

据1995年4月港府公布的资料,1994年香港货柜年吞吐量为1205万个标箱,比1993年净增194万个标箱,增幅20%。

三大作业方式中,葵涌货柜码头吞吐量为828万个,年增长25.5%;中流作业是281万个,年增长1.6%;内河运输吞吐量为96万个,年增长52.3%。

三者中,内河运输增幅最大,反映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强劲,对货柜运输的需求激增。

在这种情况下,港府决定兴建屯门内河货柜码头,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批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