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豌豆文学>历史军事>帝国第一驸马> 第1625章 一国不容两个国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25章 一国不容两个国丈(2 / 4)

陆正渊在南朝待的更安全些,更能受到重用。

这可麻烦了。

薛庆是完全没有排挤不容的意思,他巴不得有人能分担。

只是这个局面,有些难搞了。

完全黑了,又该怎么洗白呢?

薛庆有些发愁。

在此期间,也有更多的人在观望,眼看距离时限越来越近了,反贼会不会上缴秋税。

所有人都觉得陛下这道旨意下的有点多余了,都已经造反了,还怎么会上缴秋税?

若拒不上缴,朝廷是否会真的派兵清剿?

朝廷现在也很难啊。

陛下卖爵卖地,像是疯了一样筹集钱粮。

对了,还有一件事,陛下之前还派了陆正渊为督查清查天下粮仓,现在也搁浅了。

朝廷这边痛批。

而在南朝这边,陆正渊的地位也越发的稳固,他已成为南朝的核心人物,被三王委以重任。

就在近日他又有了新职,被南朝永昌皇帝提任为内阁首辅,并且还有一项莫大的权力......内阁大臣由他任选。

陆正渊俨然已成为位于三王之下,成为坐上第四把交椅的大佬。

而这都是在上京城大肆痛批传来之后开始的。

谁都知道这位大宁国丈完了,甚至还有人说用不了多久,研贵妃就要被贬,大宁后宫已没有她的容身之所。

也因此让陆正渊在南朝得到重用。

当然还因为他的才能,如此难以推行的考成法在他的安排下,竟然做的有声有色。

官吏们的办差效率大大提高,庸者下,能者上。

丈量土地,清查田产也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其实方届和温旭都很好奇,真正的亩数到底是多少?

他们做了多年州牧恐怕也不知道。

正如他们欺瞒朝廷一样,下面人也自欺瞒他们。

这个问题似乎无解。

陆正渊提出了解决之道,他认为出现这样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乡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