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9章 湘乡之战(2 / 4)

三人听到后,点头称是。

“那就准备好明天出发。”

“回营后做好将士们的思想工作,明天一早正式出发。”

谭无名下达完作战任务,军官们都离开。

翌日上午。

二千四百人的队伍,排成三列,整齐排列在校场。现在经过整编扩充后,每支连队接近八百人了,谭无名想,这次攻占这三个县城后,是时候提升建制,将连升级为团了。

每列队伍的前面插着一面巨大的旗帜,旗帜上隐隐刻画有二把交叉的长矛图案,图案上面写着“湘军”二字,极具威严气势,最上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字号清晰可见。

士兵们手中拿着长矛,腰间别着长刀,肩上跨着弓弩。

每个人都站得笔直,士兵脸上充满立功的渴望,新兵脸上略显紧张。

谭无名拔起插在地上的军旗,挥舞军旗指向西边。

“出发。”

张铁正大声喊道,“向右转,跑步走。”

队伍以连为单位有序跑出校场。

从潭州城出发,在县城前面码头,坐船顺着湘江,到河口转道涟水后,直奔湘乡县。

……

湘乡,湘中古城。

它位于山清水秀,物华天宝的涟水河畔,依河而居。

自西汉封长沙王的儿子刘昌为湘乡侯,始有湘乡之名,遂有湘乡之城。

谭无名屹立在船头,看着涟水两侧的风景。

远处笔直的山峰,稀稀可见

涟江河水流动很平缓,河水清澈见底,在岸边都能看到河底的鹅卵石。

前方河谷突然转弯,因为河水长时间冲刷,把一部分岩石冲刷掉。

河道前方不远处,就能看到湘乡县城了。

湘乡古城为湘乡县治,涟水依城而过,古城面对东台、塔子两山,上至鸬鹚桥,下至夏梓桥,长约五里。

涟水河边镇湘楼至北门,宽约两里,城市状如手掌,几条出城的街道就像五指一样,向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